-
2023-08-15
共促生态文明建设,共绘美丽中国画卷。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
-
2023-08-15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18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为了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在重庆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
-
2023-08-14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积极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不过,也有基层干部和读者、网友反…
-
2023-08-14
调查研究既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还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密切干群关系。可是,一旦调查研究染上了形式主义问题,不仅正面效果发挥不出来,还会起到反面作用。浅尝辄止的“蜻蜓点水”式调研、高高在上的“钦差”式调研、弄虚作假的“…
-
2023-08-14
一系列硬杠杠、硬约束,让生态环保法律规定长出“铁齿铜牙”,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制度基础,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携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一大清早,浙江杭州上城区望江街道的民间河长胡福庆,就拿上捞竿、夹子、垃圾袋等,…
-
2023-08-14
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生态保护修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称。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亩红树林在海波中摇曳生姿。过去,周边社区…
-
2023-08-14
漫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评弹声声婉转雅致、余韵悠长,苏绣、宋锦、缂丝、苏扇等非遗匠心独具;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以及顾颉刚等名人故居,共同构成“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6月中旬启动的“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及“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正在推进中。“居民、游客将可在此沉浸式体验‘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
-
2023-08-10
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既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又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青海生态之窗”大屏幕上…
-
2023-08-10
为享受“低保户免押金”政策,住院患者不得不先到医院看床位,再到社区开证明,最后回医院办手续。看到群众奔波之苦,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街道两名工作人员将建议发送给市人民建议征集邮箱:“困难居民来回奔波、耗时耗力,与近年来沪上推行‘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便民措施不符”,建议出台“无障碍衔接”医保与民政的惠民措施。不到一周,…
-
2023-08-10
7月以来,我国进入主汛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基层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