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8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大范围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尤其是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国之间的博弈来看,相互较量的激烈程度并没有减弱,一定程度上说甚至是更强了,由军事领域的竞争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的全面交锋。要搞垮一个国家,也许不需要诉诸武力,通过其他…
-
2023-09-28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一条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在以学增智上下功夫,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
-
2023-09-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代课题,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在时代大潮与历史洪流的双重激荡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
-
2023-09-28
真理观是关于真理问题的根本观点,是认识论的核心和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历史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观,包含认识真理、信仰真理、服从真理、实践真理、发展真…
-
2023-09-27
回溯人类历史,人们对民主的追求由来已久,在各个古代文明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成为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进步因素。人类迈入现代化进程后,社会历史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们的民主意识日益觉醒和高涨,对民主制度的探索更加迫切和深入。从西方民主制度几百年的演变来看,应当承认它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的进步意义,肯定其在推动世界现代化发…
-
2023-09-2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精辟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
-
2023-09-2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得益于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
-
2023-09-27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刻…
-
2023-09-27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知识革命的产物,离不开教育的积淀、科技的突破、人才的支撑。回顾历史,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最早进入现代化,与其兴办一批著名大学、集聚一批一流科学家、产生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化强国,必定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基于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
2023-09-27
编者按: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官方网站推出“要论集萃”栏目,本期主题为“深刻把握‘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